北京大雨,叫车成为大难题,朋友圈传说“排队256人,加价20,等了两个小时也没人接单”,结果很多人留言:“不如试试货拉拉”。
段子背后的短途货运平台,不仅在国内正在延续共享出行们的烧钱补贴之路,在海外也早已开始了正面PK。
一
货拉拉在国内的对手是58速运,在海外也是一样。
去年8月份,58速运与总部位于香港的GOGOVAN宣布合并,强强联手,成为亚洲最大的同城货运服务平台。58到家持有新公司大部分股份,58同城核心创始人之一陈小华担任新公司董事长,GOGOVAN创始人林凯源担任新公司CEO。
58速运在海外继续沿用GOGOVAN品牌
上周五(7月13日),合并之后的58速运宣布获得2.5亿美元融资,由华新投资领投,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物流、中俄投资基金、宏润资本、前海母基金和58到家集团共同参投。投资之后,58速运估值10亿美金,晋级为独角兽。
扩展东南亚市场是58速运与GOGOVAN合并的重要目标,此次获得巨额融资,必然会继续向东南亚发力。
货拉拉在海外叫“Lalamove”,和合并之前的GOGOVAN非常相像:都是创立于2013年、创始人都是留美归来、都立足于香港、都获得内地投资。
货拉拉海外品牌名:Lalamove
去年58速运和GOGOVAN合并的两个月之后,货拉拉也获得雷军旗下顺为资本领投的1亿美金C轮融资,估值接近10亿美金。
货拉拉也明确表示,新获的投资将用于实现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市场的扩张。
为何看好东南亚?货拉拉创始人周胜馥曾在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首先,在同城货运这一领域,东南亚的市场空间不小,印尼、泰国、缅甸、菲律宾加起来有六个亿人口;并且,泰国、越南等地主要的短途货运方式还是摩托车,有很大空间发展货车跟面包车。
而且在东南亚,竞争对手相对中国较少,竞争对手也更缺乏相应的经验,竞争不那么激烈。
二
在国内,虽然58速运的融资额更高,但货拉拉的存在感要更强一些。 经常在国内开车的朋友就会注意到,在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贴了货拉拉贴纸的货车,58速运就比较少。
在东南亚也是如此,货拉拉/Lalamove在新加坡、曼谷和菲律宾已经有一定基础,目前正在全力拓展越南和马来西亚市场。
Lalamove的海外战略也很清晰,除了个人服务,还正在努力推动企业物流解决方案,发展成为按需物流的服务公司,企业客户可以嵌入其平台的API接口来使用Lalamove服务。Lalamove号称在整个东南亚97%的业务来自于企业用户,而且绝大多数企业用户是会充值的中小企业。
企业用户获取成本可能高一些,但是普遍使用频次和留存比个人用户好很多。 企业版Lalamove还有完整的财务流程,公司账户统一充值、支付、开票,省去了很多繁琐流程。同时,充值这一项也让公司现金流更加健康。
Lalamove其国际部门主管Blake Larson是墨腾的老朋友了,和墨腾核心团队曾在Rocket Internet一起共事。我们也看着Lalamove一直健康稳健地在东南亚增长。
在泰国,Lalamove更是和Line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大家在曼谷街头看到的LineMan送餐小哥,其实都是Lalamove平台上的骑手。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Lalamove很早就把技术团队分家了,货拉拉的技术团队专注中国大陆市场,东南亚市场则由一直单独的团队负责。这解决了很多包括微信和快手在内国内很多出海大公司都遇到的问题:如何协调国内和海外市场完全不同的产品需求。
四
58速运/GOGOVAN也一定会走2B之路。
阿里旗下的菜鸟物流是58速运的重要投资方。一点都不意外:马云曾在两个多月前表示,菜鸟物流将全力以赴建设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为此阿里将再投入上千亿。“如果千亿不够,会投资几千亿,把阿里巴巴可以有的投资绝大部分投向物流。”
菜鸟物流正沿着一带一路重要城市建eHub,目标是全球72小时必达,其中一个重要的城市就是吉隆坡。但是,72小时必达指的是空运头程物流,本地最后一公司派送仍然是困扰跨境电商们的大难题。
GOGOVAN和Lalamove的共享货车模式,能够将本地货车司机积极性调动起来。在现有线上支付不发达的情况下,如果提供COD(货到付款)服务,将是目前跨境电商本地最后一公里派送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58速运董事长陈小华就表示,和电商物流相比,58速运最大的优势是,电商物流可以做的58速运也可以做,但是反过来则未必。
结语
虽然GOGOVAN在香港的体量比Lalamove要大很多,但是在东南亚,Lalamove的稳扎稳打还是比GOGOVAN领先了好几步。整个市场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量的运力还没有被调动在平台里,本土的Deliveree等体量也有限。
好戏还在后头。
对了, 下雨天叫车用货拉拉并不是国内用户的新发现。在香港,好几年前就有个人用户把货拉拉当成打车软件了。那时候香港的出租车并不难打,只是价格比货车贵多了。